一、内部审计原则
对于流通企业内部审计的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:
1、依法评价的原则。
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价过程中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、政策为依据,对审计事项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、判断、认定,揭示违规违纪事实,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。
2、坚持实事求是,审到哪评价到哪的原则。
审计人员在对审计事项的评价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依据审计的内容,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、判断。对审计幸未涉及的经济事项或证据不足、评价依据不明确的不作评价,坚持审计到哪评价到哪,准确认定审计事项,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,使审计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,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。
3、抓住重点,讲求实效的原则。
企业审计涉及到人、财、物各个方面及供、产、销各环节,审计人员没有必要对每个方面、每个环节的经济事项都做出评价。在具体审计评价中应努力突出{互价重点、抓住影响经济事项真实、合法性效益的最主要因素,尤其是主 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、评价,力求揭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。
4、坚持谨慎态度,提高审计评价质量的原则
审计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,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价中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,尽可能地采用“中性词”,同时还需要审计人员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,这样能作出准确的评价,以提高审计评价的质量。
二、内部审计内容
1、对会计资料真实性进行评价
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,是内部审计评价的依据和重要内容: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经营状况较差,会计核算不合规,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、损益不实,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,根据审计法的规定,出具审计意见书,对上述事项作出恰当的评价,对有意弄虚作假,使企业会计资判严重失真的情况除了出具审计意见书,作出其违规行为和会计资料严重失真的评价外,还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,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披露,以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。
2、对财务收支的合规性进行评价。
审计评价应从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入手,对企业执行国家财政法规、财经纪律的情况作出评价,对有些企业在财务收支方面的违纪违规的事实数额较小、情节轻微的在揭示违规事实的同时,应给予恰如其份的评价。对少数严重违法乱纪弄虚作假,损害国家利益的,除揭示其违纪事实外,审计评价应认定有严重遣及财经法规的行为,并向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反映。对2000年7月1日以后的违纪行为应以《会计法》为准,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3、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有效性进行评价。
企业经营状况的有效性是经营成果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,是内部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。对经济效益评价,首先,以营业成罢,主营业务规模及利润情况,盈利能力看营业利润率,资本利润率。其次,从投资收益看对外投资回报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,投资收益率是否高于银行同期利润。再次,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看应收账款回收率,存货周转率,评价企业资金效益。第四,从测试企业流动比率,速动比率及资产负债率看企业的偿债能力。通过以上分项指数的测试全面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有效性。
4、从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。
流通企业国有资产是否完整和安全应当作为 部审计评价的重要内容。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:第一,所有者权益是否得到保障,第二,企业资产中是否存在潜亏因素,如应收账款中有无死账,呆账,库存商品中实物的现存价值,数量,与账面价值与数量的差距;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挂账,对外投资的损失等情况,都已经或正在产生潜在亏损,反映了国有资产的流失,据此进行评价。
5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科学性进行评价。
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企业管理,保证会计资料准确,保护企业财产安全,提高企业经济效益,监督国家财经纪律贯彻执行以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,也是一项系统工程,包括组织、实施、控制、监督四个方面的内容。所以评价应从对内部控制制度本身是否健全、合理人手,根据有关制度、办法,检查在执行中是否有效,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,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。
内部审计评估服务咨询微信:ivcipe
|